秉初心·励新程·熠未来|广州工智院2023年度重点工作回顾
一、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广州工智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与相关科研院所党支部联学共建,推动党建与科研工作深度融合。根据上级党组织部署,扎实开展推进主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聚焦理论学习,夯实思想根基,紧密联系科研业务,弘扬科学家精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二、坚持使命定位,紧密围绕“1+2+3+N”的科研创新体系开展工作
广州工智院参加并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秉承“技术立院,人才引领,需求驱动,应用导向”的办院方针,围绕“1+2+3+N”的科研创新体系,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工业智能领域,开展地方集聚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引领和提升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三、项目争取迈上新高度,牵头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能力持续增强
广州工智院新获批国家及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共计40余项,年度新签项目合同总额创历史新高,横纵向项目比例持续优化。纵向项目方面,获批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科院STS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横向项目方面,成功服务多个行业龙头企业,企业客户遍布珠三角、长三角、华北等省内外区域,进一步拓展了客户服务群体和区域。
四、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实现新突破
广州工智院获评广东省企业“创新达人”1人,新增评审通过正高级职称2人、高级职称5人;与暨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位在读研究生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及沈阳自动化所表彰;引进包括海归博士在内的3名青年人才进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深造。
五、聚焦“四化”赋能行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广州工智院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平台获广州市工信局认定为首批“四化”赋能重点平台,并深度参与7家企业“四化”诊断,新签相关企业委托合同26项,单项合同金额创广州工智院历史新高。已牵头实施的“纺织印染行业数字化管控”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生产信息化升级”和“家用电器行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等项目成功入选广州市“四化”赋能优秀案例,相关业绩成果得到了《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的重点宣传报道,成为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广州亮点”。
六、各领域科研创新工作亮点突出,科研成果应用场景领域持续拓展
l 实现退役动力电池精细化拆解回收成套装备技术的突破和应用示范,建成国内首条废动力电池精细化拆解中试示范线。
l 深入开展视觉关键技术攻关,构建“产学研展”四位一体的实验应用平台,研发形成汽车前悬视觉检测系统,并在广汽丰田等行业龙头企业实现应用推广。
l 研发形成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模式,覆盖数字化诊断规划、技术咨询、应用实施和补贴认定等全流程业务。完成纺织印染数字化管控平台和综合环保智能管控平台的优化升级迭代,并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
l 研发基于边缘计算和云原生技术的云边融合自动驾驶系统,并成功在13.5米游船进行实际应用;攻克无人船自主泊位与充电关键技术,研制自主泊位与充电装置样机。研发科教无人船,并推广应用于高校及科研院所。
l 通过进行催化剂的放大制样及固载成型,推动了超低温催化剂的应用进程;通过酸性电解水析氢催化剂的放大制备,获得了粒径小、分散度好的非贵金属析氢催化剂。
七、举办科技论坛,积极参加外部宣传交流,示范效应显著
广州工智院联合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举办“边缘计算与无人系统”技术论坛,承办“南沙-天河深化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暨工业数智化产业精准对接会”、“电池回收装备产品对接会暨新型储能行业交流会”、“粤港澳科技创新成果对接交流会”等,应邀参加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暨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南沙高质量发展大会、大湾区创新生态大会等。
同时,携科研成果先后亮相香港维园庆回归活动—中国创新科技展、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
八、孵化成立高技术企业,开启科研成果产业化新征程
广州工智院围绕新能源动力电池资源再生与利用的智能装备技术需求,孵化成立中科宇力(广州)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布局精细化拆解成套智能产品开发和应用,迈出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第一步。
九、持续推进制度建设标准化、流程化
广州工智院坚持和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召开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同时,全面梳理和重构涉及科研、人事、财务等模块制度政策以及重大事项决策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实现标准化及流程化管理,为研究院科研及管理工作持续稳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十、各领域收获多项荣誉表彰
广州工智院科研成果先后荣获纺织行业信息化成果奖(解决方案奖)一等奖(仅3项)、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银奖等各类行业协会科技奖励5项;成功入选「智推力」2023年度广东人工智能科研机构风云榜;肖金超创新工作室先后获得南沙区总工会及广州市总工会命名授牌,于广平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科研成果获得南沙区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创新奖,焦玉宁获评区直机关优秀工会干部。
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信心和行动引领未来。展望2024年,广州工智院将继续坚持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战略定位,积极对接《南沙方案》,依托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及产业投资环境,持续发掘新的内生动力与业务增长点,以人才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南沙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做出新的更大贡献!